首页 侠道行 下章
第八章茶禅四问
 第八章茶禅四问

 伴随细细的注水声,白庸以无可挑剔的动作泡好第一杯茶,向前递出。

 摩柯识先是看了一眼茶,随即闭目闻香,尚没有亲口品尝,就出自信的笑容道:“这杯茶是武夷大红袍。茶和而不寒,香久益清,味久益醇。”

 白庸点头道:“上师认得很准,不知上师是否知晓大红袍名字的由来呢?”

 摩柯识看了一眼,随即出“这还难不倒”我的的表情,缓缓道:“传闻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,腹痛难忍,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与他喝,病痛即止。他考中状元之后,前来致谢和尚,问及茶叶出处,得知后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,将其披在茶树上,故得‘大红袍’之名。”

 “上师果真见多识广,接下来是第二杯茶。”

 白庸拿出第二个杯子,重新注入茶水,许多喇嘛在看到第二杯茶的茶水颜色后心下一惊,他们虽不懂茶道,可也能看出第二杯茶同第一杯茶并非同一种,但这两杯茶分明出自同一个紫砂茶壶。

 这一会,摩柯识同样是光靠闻香就判断道:“此茶是蒙顶山的罗汉沉香,兼有红茶和白茶的优点,并有一股独特的果香樟韵,滋味鲜醇高,果香清甜,樟香幽长浓郁,香气高雅持久。但相比此茶,施主能在一壶茶中泡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茶味,此等手法令人叹服。”

 这时,他又注意到白庸一开始拿出了四个茶杯,于是道:“看来施主一共能够泡出来的是四种味道,这时当年的茶圣竟陵子明的泡茶妙法,因为一壶茶通常只能泡三到五杯茶,他能按照顺序,使泡出来的每一杯茶截然不同,不知道施主与玄门正宗是何关系?”

 “在下正是玄宗弟子。”

 “难怪。”听闻玄宗cha手此事,所有喇嘛交流眼神,各自盘算其中是否有其他变数。

 白庸不管他们内心的变化,再度泡好第三杯茶,这一回摩柯识没有轻易下判断,而是小心品尝后,才开口道:“这是铁观音中的红心观音。”

 他没有像之前那样解说茶的味道如何,香气怎样,因为喝到第三杯茶,他已经察觉白庸所要问的问题了,再难分出心思来品茗。而除了他以外,也有其他一些人察觉到其中关窍,也是个个面色苍白。

 白庸依旧没有照顾他们的心情,他继续泡出第四杯,也是最后一杯茶。

 摩柯识缓缓的伸出手捧起第四杯茶,仔细观察就能现,他的手竟是在微微的抖,在轻轻泯了一口茶后,他低下头,叹气道:“这杯是永netbsp;这下子,一些原本受限局中,还没有看透的喇嘛也明白过来,纷纷出震惊之。白庸也在同一时刻,重新出一开始的笑容道:“还请诸位上师解huo。”

 在所有喇嘛眼中,白庸的笑容,在这一刻如同大自在魔王的微笑。

 这又是一道无题之题,没有言语的提问,只能意会不可言传,而既然不能言传,想要回答就变得非常困难。佛辩中之所以会出现回答比提问占便宜,那是因为言语的多变,若有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将活的说成死的,将死的说成活的,可如何一开始就将“口述”给封印掉,那么难度就会倒过来。

 大红袍、罗汉沉香、红心观音、金佛手,加上摩柯识的解说,不难理解到这四杯茶实际暗喻了僧人、罗汉、菩萨以及佛陀。

 这道佛辩并不难懂,可以说题面很浅,懂些佛学的人都能大致上明白这道题的意思,但这道题难就难在,理解归理解,就是没法用有条理的言语进行表述。连题面都无法用言语归纳,回答则是难上艰难。

 而且不同于前面几问有提出明确方向,比如白庸“问佛”“问本心”“问这”这一回白庸连问的内容都没有说,全凭个人理解。

 用同一壶茶倒出四杯茶,而且依次是僧人、罗汉、菩萨、佛陀,其中的隐喻就已经是玄之又玄,指代果位吗?显然不仅仅如此。

 四杯茶各自不同,明明是分别僧人、罗汉、菩萨、佛陀,却同出一源,表示众生平等吗?显然不只是如此。

 一壶茶,相同,却各有造化,最后成就不同,其中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

 若非此刻是作为问题而来,恐怕很多人都会因为感受到此题中的奥妙而有所领悟。可眼下偏偏是作为问题而来,这就令人苦恼万分了。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常常令人津津乐道,因为其中的回答十分巧妙,出乎常人意料,可一旦亲身体验,成为其中的被问者,那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。

 佛祖拈花,迦叶微笑。这个故事人人传颂,可若换成你是迦叶,你能做出同样神妙的回答吗?

 玄伽罗与云何不思议再一次眼神交流,比起前一回的苦恼,这一次换成了无奈。唯一令两人稍稍觉得安心的,法尊依旧是那副淡然以对的模样,有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的平静,这令众僧觉得主心骨还在,尚没有到无可回转的地步。

 然而在众僧都看不见的地方,萨迦班禅一握手心,尽然全是汗水。在平静如常的面容下,有的是翻腾如海的心绪,他也不曾料到,眼前的年轻人竟会如此来势汹汹。

 很可惜,在场的喇嘛,包括萨迦班禅在内,都没能准确把握到白庸的心思,他的攻势才刚刚起,这不过是第一波巨*。

 成为目光焦点的白庸,稍有动作就会被人注意,便见他拿起那只茶壶,轻轻摇晃了一下,出了轻微振dang的水声。

 “敢问上师,这剩下的又是什么呢?”

 他这一问,总算是有了询问方向,然后在场诸僧一点也不觉得这一问有多么容易回答。因为这一题同样蕴含双关,一种问的是茶类,继大红袍、罗汉沉香、红心观音、金佛手之后,第五种茶应该是什么?另一种问的才是佛理,继僧人、罗汉、菩萨、佛陀之后,又应该是什么呢?

 当然,剩下的也可能是茶渣,而非第五杯茶。然而若是茶渣,又该如何回答呢?

 就在众僧眉头紧闭之际,白庸再出第三问。

 “请问上师,这茶壶还有这些茶杯又是什么?”

 这一问较上一问来的简单,既有方向,也不是双关,问的并非茶器的种类,而是指在佛理上指代的意义。然而这种简单也是相对而言,要回答依旧十分困难。

 接连三问,所有喇嘛无不是面如灰土,如丧考妣,剩下几名如玄伽罗等尚没有死心的,也在苦苦思考第三问,相比前面两问,第三问还算有迹可循,就算不能回答出全部问题,可至少也要扳回一些面子,不能全军阵亡。

 然而第三问的答案他们尚没有想出,白庸又有了动作。只见他运气汲取空气中的水分,包裹住四个杯子,然后循环往复的振dang洗涤,最后擦洗干净后并排放下。

 “敢问上师,能否分辨出哪杯曾经是大红袍,哪杯是罗汉沉香,哪杯是铁观音,哪杯是永netbsp;第四问出现,连玄伽罗也彻底死心,懒得再去思考第三问。他明白,此番是真正的一败涂地,能否挽回一块遮羞布,已经变得毫无意义,坦dangdang的承认失败,至少比死鸭子嘴硬来得更为洒

 他们都不预料到,一开始表现得温文尔雅,至少行事偏于温和的白庸,怎么一下子变得咄咄人,起攻击毫不留手,如雷霆闪电般猛烈。

 对此只能说白庸名气太小,没能让天下人认识到他的风格。他的行事谨慎,而非保守,谨慎体现在细节而非大局观。因为谨慎,所以在真正出击前总要进行试探,做到知己知彼,绝不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冒险求生。

 而在完成试探后,到了真正决胜负的时候,他就能做出大胆而致命的布局,像胡疆之战中,若非有意要放人离开,恐怕捏古斯与启颜两个部落的族民一个也回不去。

 这种一捋到底的做法虽然过于强势,可带来的效果很不错,毕竟针对的是敌人而非友人,至少玄伽罗此时心中,已经彻底失去斗志,再也没有要故意刁难的想法。

 眼见众人都无话可说,法尊萨迦班禅开口道:“今起,须弥宫将会封派三个月,在封派期间,所有弟子不得外出,违者严律惩罚。若有需要,吾等亦可出兵襄助。不知如此决定,使者可满意否?”

 他称使者而不是施主,就是要以正式外的形式,来回复正道盟。

 得到这样的承诺,就算白庸也不能再多要求什么,三个月时间对于大军作战或许太短了,但对于修真门派的战争而言,已然足够,毕竟两者的机动力完全不能相提并论。

 在白庸离开后,法尊环视殿内垂头丧气的诸僧,道:“此番便当做是一教训吧,中原人杰地灵,能有如此英年才俊,我宗不如矣。吾等切勿升起小觑之心,否则只是夜郎自大,徒惹笑话。但这并不代表要放弃理想,只是吾等要充分明白此事的艰难,体会任重而道远。”
上章 侠道行 下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