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曹贼 下章
第106章 三喜临门(一)
 建安二年,从正月到七月,发生了很多事情。

 五月时,袁术派遣使者到下邳,告知称帝事宜,并要求吕布履约,将女儿送至寿。然则沛国相陈登出面阻拦,告诉吕布:曹奉天子,辅佐朝政,是众望所归;如果和袁术结亲,一定会落下不义之名。到时候吕布占据徐州,就变得更加名不正言不顺,为天下所指。

 吕布深以为然,便追回了女儿吕元,并将袁绍的使者斩首送往许都。

 然后,曹诏吕布为左将军,加以抚慰。袁术得知后,派大将张勋等人率步骑数万,直下邳。而此时的吕布,手中只有兵三千,马匹四百,众寡悬殊。当然了,这三千兵,多是吕布的亲随,其中包括了飞熊军和陷阵营两部人马,都是身经百战,骁勇无敌的锐士。

 可不管怎么说,三千对数万,终究太过危险。

 于是吕布采纳陈珪之计,离间杨奉等人,联手夹击张勋。

 数万步骑,损失殆尽。吕布又和杨奉联手,水路并下,直钟离,距离寿仅二百里••••••

 袁术屯兵五千,与淮南观望。

 吕布这才停止追击,返回下邳。随后他派遣陈珪的儿子陈登,与亲信魏续赴许都求取州牧。

 袁术经此一战,气焰锐减!

 六月中,曹派遣议郎王甫,携诏书拜孙策为骑都尉,袭父爵乌程侯,令会稽太守之职。

 并要求孙策与吕布,吴郡太守陈瑀联手夹击袁术。

 孙策并未立即答应,而是向王甫讨要将军号。王甫承制孙策为明汉将军,孙策这才出兵。

 然后,就在孙策出兵至钱塘的时候,吴郡太守陈瑀,却命都尉万演持印绶三十余颗,授予丹、宣城等诸县贼帅祖郎、焦已和严白虎等人,着其为内应,伺机袭取孙策所占领诸地。

 孙策发觉后,立刻命部将吕范等人攻打陈瑀,使陈瑀打败,单骑亡命冀州。

 而孙策趁机并吴郡,得兵马四千余众,势力暴涨。一时间,江东之地,小霸王风头无二。

 七月中,曹在许都接见了陈登。

 他并没有答应吕布求取徐州牧的要求,反而拜陈登为广陵太守。

 送走陈登后,曹便立刻召集群臣,商议讨伐袁术的事情。经过一年的屯田,许都获得大丰收。曹无需再为粮草而担忧,加之兵马已准备妥当,刘表张绣也非常老实,是时候出征讨逆了!

 不过,在讨逆之前,曹还要仔细筹谋一番••••••

 典韦和许褚,一左一右,好似两尊门神,立于堂下。

 2楼

 一个怀抱大斧,一个手捧长刀。眼观鼻,鼻观口,口观心,沉静的如同两尊石像。咋一看,他们穿着打扮似乎相同,白衣黑履,系大带,头戴纶巾,颠叠肚,透着一股子杀气。

 堂外,衣甲鲜明的武士,正在巡逻。

 内有虎贲,外有虎卫,两只人马看上去,相处得非常和谐。

 唯一不同的,恐怕就是典韦间挂着的一柄短刀。那刀柄处,镶嵌一枚血红色的宝石,令短刀更透出了一股血气。许褚目不斜视,但眼角的余光,总是不自觉的往典韦间的短刀上瞄。虽然竭力克制,但就是把持不住。典韦呢,也察觉到了,便将短刀往边上挪了一下,以便许褚能够更加轻松地看到。同时,头抬得更高,得更直,气的许褚暗地里,咬碎钢牙。

 在大牢里呆了三天,曹便把许褚典韦放了出来。

 因为,这两人在牢狱中表现得很不错,每天喝酒聊天,似乎又恢复到了往日的亲密关系。

 曹把他们关进大牢,其实就是希望他二人在相互竞争中,保持着亲密合作的关系。

 这就要考验上位者的手段!不过对曹来说,似乎并不是太困难。典韦和许褚出来后,依旧担任原职。点位还是虎贲中郎将,授天孤刀,可带刀登堂;许褚还是校尉,统领虎卫军。

 只不过,两支人马在两人入狱的时候,都发生了一些变化。

 首先,虎贲军的仆和陛下,夏侯衡,曹休被调走。同时又将虎卫军节从虎贲许定,调至虎贲军,出任陛长一职。而原虎卫军节从,则由曹兴取代。这曹兴,是曹的族侄,素与典韦好。此前,曹兴一直是在曹仁帐下效力,这次把曹兴调来,据说还是由曹仁举荐…

 如此一来,虎贲军和虎卫军,都无形成早先的一言堂。

 典韦下面有许定节制,而许褚军中,也被曹铆下一颗钉子。从原来许氏宗族子弟占据主体的状况,变成了虎贲与许氏宗族子弟相持的情形。曹兴进入虎卫,带走了三百虎贲锐士。

 许褚咽了口唾沫,眼皮子一耷拉,不再离开典韦。

 他知道,典韦是在气他!

 两人关系虽然恢复,却不代表他们不再竞争。

 狗屎运气,若非你得了阿福一家的帮忙,焉能配得上天孤刀?

 曹的天罡三十六星,如今第一颗星,已经有了着落。而且,典韦这颗天孤星,也是目前三十六星中,唯一确定的一颗。不仅仅是许褚羡慕嫉妒恨,曹营中许多将领,莫不是如此。

 不过,还有三十五颗,不着急,不着急!

 许褚也只能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:回头让大头问问阿福,让他们也帮自己一把,夺回面子。

 两个五大三的家伙,明争暗斗。

 大堂上,曹的谋臣们,也都看得真真切切。

 心里面不觉得好笑,同时也有些期盼。因为曹说了,这天罡三十六星,并非以纯粹的武力而言

 善谋者亦可授予。不仅如此,曹还说,待曹汲出掌诸冶监后,会着手打造第二批刀。不过,不是天罡刀,而是地煞刀…共七十二支,与天罡相合,凑足天罡地煞之数。

 当然了,地煞刀的地位,似乎在天罡刀之下。

 于是这一谋者图天罡,二谋者思地煞。可以说,如今曹麾下的所有人,都盯着这一百零八个…不,是一百零七个名额。

 “主公,陈登为广陵太守,虽能牵制虓(音肖)虎,然毕竟是徐州望族,未必肯真心效力。”

 朝会商议完毕之后,便有人站出来说话。

 虓虎,就是吕布。

 这人说的倒也没有错,陈登身为徐州顶级门阀,若说他一心为汉室,估计连他自己都不信。

 他所谋的,首先是家族利益。

 曹拜陈登为广陵太守,不无离间吕布和陈氏宗族关系的心思。

 听闻之后,曹也深以为然。

 他是官宦子弟,自然清楚这些门阀世族的想。世族子弟,以家族为先。又有几人,会一心为国?当然,也不能说完全没有。至少这大堂上,就有一人心中无私,忠于汉室的世家子弟。

 曹,偷偷地扫了荀彧一眼。

 “文若,你以为如何?”

 荀彧睁开眼,不急不缓道:“主公既启用陈元龙,信他又有何妨?陈元龙是聪明人,当知那虓虎,并非明主,否则他父子大可不必阻拦吕布与袁术结亲…不过主公若想谋划徐州,如今倒也合适。”

 曹微微一笑“当如何谋之?”

 “颗命一人前往广陵,站稳脚跟,如此,一方面可节制陈登,另一方面,也可以监视下邳。”

 “奉孝以为如何?”

 “文若之言,大善。”

 “那派何人前往,又如何立足?”

 荀攸突然抬起头来,沉声道:“我曾听说,海西自兴平二年,便盗匪不绝,混乱不堪。当地豪族,与山贼勾连,三名县令再海西,离奇被害,至今仍无找到凶手。陈元龙此前也曾提及海西,曾言海西混乱不堪,无人愿往。主公何不派人前往,若海西大治,即可立足。”

 “海西?”

 大堂上,众人头接耳,窃窃私语。

 曹片刻后又问:“公达可有合适之人?”

 海西,地处徐州治下,位于广陵、下邳和东海郡三地界。如今的问题是,徐州虽然名为汉室领土,可曹却难以掌控。吕布自五月大胜袁术后,实力也随之暴涨。他本就是能征惯战的猛将,身边又有高认为他出谋划策,帐下更有猛将冲锋陷阵,曹也不要三思后行。

 派人去海西,等于在徐州铆下一颗钉子!

 但这颗钉子…却着实不好做。

 不仅仅是要节制吕布的动作,还需要承受当地豪族的压力。

 曹不由得陷入沉思,他帐下能人无数,究竟派谁去,才算合适呢?去海西的这个人,首先是他信得过的人;其次,这个人要有能力,有手段;同时名声还不能太响,否则就会引起当地豪族以及吕布的关注。这样一个人,的确不太容易找到。曹手下能人不少,但要完全符合条件,一时间还真就想不太明白。手指,轻敲围栏,曹的目光,环视大堂。

 “主公,晔荐一人,可当重任。”

 司空仓曹掾刘晔起身,躬身回答。

 曹连忙问:“子扬所荐何人?”

 “便是那乘氏令,梁习。”

 “梁习?”

 曹有些疑惑,扭头向董昭看去。

 董昭连忙道:“主公莫非忘记了?梁习原本是陈郡主簿,主公去年将他征辟,先为漳长,后任乘氏令。这大半年来,梁习再乘氏所做不差,颇有治名。子扬所荐,倒也的确适合…”

 董昭和刘晔,都表示了对梁习的支持。

 曹也非常心动。

 他刚要开口表示同意,却见荀彧起身“主公,梁习才情卓绝,的确是合适人选。然则他才到乘氏半载,政令方行,便匆匆调往他处,于乘氏空无益处。梁习往海西,谁可任乘氏?”

 “这个…”

 荀彧所言,也颇有道理。

 这牵扯到一个政令统一的问题。梁习再乘氏刚站稳脚跟,政令刚梳理通畅。如果换一个人,谁又能保证,会继续执行梁习的政令?朝令夕改,是一个大忌。就比如说,梁习再乘氏,提倡开垦荒田,底下的人刚开始执行,梁习就走了;换一个人前来,说不定会是另一种执政思路。也许他不赞成开荒,而提倡做其他的事情。那之前开垦的荒田,也就是等于无用。

 荀彧说的这种情况,不是不可能出现。

 乘氏位于巨野,是兖(音眼)州重地。曹虽说将根据地转到了豫州,但是对兖州,依旧保持重视。

 毕竟,兖州是他起家之地。

 “文若,那你以为当如何?”

 曹看着荀彧,沉声问道。

 “彧亦有一人推荐。此人于资历,或许比不得子虞,才学也稍有不足。不过出镇海西足矣。”

 “文若所荐,何人?”

 “此人名邓稷,字叔孙。”

 邓稷?

 对于大堂上的大多数人而言,邓稷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。

 曹也觉得好奇,扭头向董昭看去。

 董昭也是一怔,在曹耳边轻声道:“邓稷,就是曹隽(多音俊,卷)石之婿。”

 曹不由得恍然,连连点头。

 怪不得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耳,原来是哪位独臂参军。独臂参军之名,还是从夏侯衡曹休那边的来。典韦初建虎贲,有夏侯衡曹休为左膀右臂,故而虎贲得以成型。但夏侯衡和曹休任虎豹骑的时候,却对曹说:“人皆知虎贲乃伯权与我之,却不知道若少一人,则虎贲不得成。”

 曹当时就问:“那是何人?”

 “便是军中独臂参军。”

 邓稷再虎贲帮忙的时候,领参军之职。

 所负责的,大都是一些杂事。在夏侯衡和曹休眼中,那些事情极为琐碎,非常麻烦。偏偏邓稷能做的仅仅有条,丝毫不。各种物资,都记录在册,一清二楚,没有任何的偏差…军中皆戏称邓稷独臂参军。正因为由邓稷做这些琐碎事情,曹休和夏侯衡,才能全力练兵。

 所以,当董昭提醒之后,曹便立刻想起了邓稷的来历。

 刘晔却未听说过邓稷的名字,于是疑惑的看向董昭。

 不等曹开头,郭嘉也站起来道:“邓稷,确实合适人选。”

 “这邓叔孙,可靠吗?”

 郭嘉说:“邓稷与嘉由同门之谊。”

 言下之意就是说,如果邓稷不可靠,那我也不是个可靠的人。

 这话一出口,刘烨立刻闭上了嘴巴。他虽然得曹器重,但是和郭嘉相比,却明显分量不足。

 曹对郭嘉的宠信,可说是言听计从。

 再者说,大家都是出于公心,既然郭嘉荀彧都表示赞同,那想必这邓叔孙,却有可取之处…

 “攸亦同意邓稷出任海西令。”

 郭嘉话音刚落,荀攸也站起来了。

 他这一开头,令许多人都不感到疑惑。

 谁都知道,荀攸和荀彧,不是特别对付。两个人经常是你说一,我偏偏说二;你让我往左,我非要往右。论辈分,荀彧是荀攸的叔父,但论才华,荀彧善谋,而荀攸则好阴谋,可以说是天生的冤家。两人当初就汉室正统,就有过分歧。后来又因为袁绍,而彻底反目。

 但荀攸,偏偏又是荀彧所推荐。

 所以在很多人眼中,荀彧心宽广,有长者之风。而荀攸呢,相比之下,不不免有些小家子气。

 这更使得荀攸荀彧,矛盾加深。

 而今,这两人同荐一人,着实令曹有些惊讶。

 “公达,也知独臂参军?”

 荀攸道:“攸所以知邓叔孙,尤早于文若。”

 “哦?”荀彧不奇怪,扭头向荀攸看去。

 “邓稷本是棘小吏,有做事之能。攸初闻此人时,曾命人去棘打探,还专门请教过邓叔孙的上司,如今南郡从事王威。王威乃荆襄名士,才华出众。对邓叔孙,也是颇有赞赏。

 邓叔孙不知为何,得罪江夏黄氏,而与丈人一家,随君明来到许都。

 王威听说此事之后,还大为恼火,并派人前往江夏,询问缘由…邓叔孙在途经汝南之时,还曾协助伯宁,做了一桩好大事情。主公尚记得郎陵之否?那成尧,正是被邓稷所斩。”

 曹闻听,也不由得连连点头。

 郎陵之事他当然听说过,而且对成尧私设关卡,大为恼火。

 同时宠处决果断,并且保住了曹洪,让曹也非常满意。只不过,他当时并未留意到,宠公文中,也提到了邓稷。

 如今荀攸提起此事,曹就立刻回想起来。

 “颗是西部督邮?”

 “正是!”荀攸说:“若主公不放心,可以派人前往平舆,询问伯宁。据我说知,伯宁对邓叔孙,也很赞成。

 当时还由心留邓叔孙再汝南,只因为邓稷子怀了身孕,所以才来许都。”

 不知不觉,邓稷投奔曹后,虽没有任何职务,却做出了许多事情…

 刘晔知道,宠那是个刚直不会徇私的人。先有荀彧郭嘉,后有荀攸举荐,而今又来个宠!加之典韦这层关系,海西令十有,会有邓稷出任。从礼仪上来说,邓稷有残疾,本非合适人员。可这年月,动的很…河南尹夏侯惇还缺了一只眼睛呢!如果拿这件事出来说事,说不定还会得罪夏侯惇。听说,邓稷的弟和曹真等人举小八义,这人脉…

 刘晔突然有一种感觉,也许自己应该对曹汲,多关注一下。

 如果说,曹汲之前在刘晔心里,不过是个匠人,哪怕曹汲是什么隐墨钜子,也只是个匠人。

 可现在,刘晔觉得,这曹汲不简单!

 “主公,若以公达所言,这邓叔孙,的确比子虞合适。”

 子虞,就是乘氏令梁习。

 曹也不点头。

 邓稷有才干,这毋庸置疑。

 否则他麾下这几员干将,也不可能大力推荐。

 而他一家,和典韦关系有密切,弟更是和曹真有结义金兰的友谊,应当是可以放心使用。

 他名声不显,不会引起当地豪族,以及吕布等人的关注。

 他在军中效力过,想来对兵事也略知一二。同时,此人还精通律…只不知道这机变,如何?

 曹有些踌躇,但心中已经敲定了海西令的人选。

 “公仁。”

 “喏!”

 “你即刻手书一封,派人送往平舆,与伯宁知。”曹说这话,站起身来“海西令一事,某当三思,再做决断…文若,你立刻整理卷宗,将海西县的情况,迅速呈报上来!”

 荀彧闻听,和郭嘉对视一眼,轻轻点头。

 而后他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彧即刻处理此事。”

 曹负手而去,嘴巴里仍不住地嘀咕着邓稷的名字。走出大堂的时候,他突然看向了典韦。

 圆胖的脸上,旋即浮现出一抹笑意。
上章 曹贼 下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