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臭小子闹官场 下章
第二百一十二章 北方变故
 京郊,白马寺。

 高顺奉皇后之命多停留在这里,在方丈的禅房里品着香茗,和智海方丈细谈。

 “回公公的话,皇后的话我都已经告诉冷侯爷。侯爷还真以为老衲说的是真的,真以为将来他福泽无边。不过公公皇后娘娘为什么会这么代,老衲有些糊涂了。”

 高顺呵呵笑道:“皇后娘娘自然有深意,这次布的局,他没有看出什么不对劲来吧。不过想想也是,听了那么好的话,谁也不会往别的地方想。人啊,都是这样。”

 智海方丈笑呵呵道:“昨天冷侯爷一听自己会有十个女人,可把他高兴坏了。本来老衲还准备说十八个的,十八在佛家来说可是吉祥数。但想想娶亲娶不了那么多,因此也就打哦了折扣,去掉尾数,本以为他会不相信,他还真信。出家人不打诳语,不过为了皇后娘娘,这戒守不守已经不重要了,哈哈…”两人在禅房里呵呵笑起来,笑声有一种算计人的味道。

 冷无为不知道,那方丈所说的一切都是皇后安排的,先在下面宣传方丈会看相、算卦,自然后面会传到冷无为的耳边,他自然会去找方丈。之所以会代那样的话,其中有很大的深意。古来都说命有天定,知道今后的命运,人就会把命运押到虚无的天意上,可到头来就是一场空。皇后让方丈煞有介事的代那么一段话,一来是为将来的事情提前警告,让他以百姓的福祉为重;二来也是因为自己的女儿,如果真有那么一天,期望他真能为自己的女儿放弃一切,提前说明这本来就是天意;其三,防止冷无为误入歧途,减少他对权力的渴望与追求,既然天意已定,自然不会强求,再去耍心机也是无用,况且冷无为本身就没有多强的权力**,这样一来,以后他更会收敛自己。

 作为一代合格的国母,不但只为皇宫后院想,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,将对朝廷的威胁降到最低,这才是高明、睿智的皇后。

 皇宫。

 匆匆走进御书房的冷无为一抬头就看到各位军机大臣都到了,经过这次风波后,吕贤明显的有些苍老,灰白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半。自从林天远自缢后,在德武帝的有意压制下,刘本地位、声望显著提高,与萧贵中那是并驾齐驱。

 “臣冷无为叩见皇上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…”一进门,冷无为赶忙叩头问安。

 “平身吧。刘本,你将北方的事情和冷无为说一下。”德武帝道。

 刘本走到冷无为的身边,道:“冷大人,你陪同皇后娘娘上寺庙进香不久,北方就传来急报。太子很有可能逃往北魏,而北魏对此事也不曾否认。近来,前大夏疆域,已经建立与宁国想抗衡的朝廷,杨纯为丞相,皇帝是宁国皇帝的弟弟,唐王。他们所建朝廷也是打着宁国的旗号,并且占领的疆域比现在宁国皇帝实际掌握的要大的多,军队也很多,看样子他们是早有准备,并且大军直北魏。很显然,杨纯为转移百姓的注意力,在近期内可能要进行一场战争。由于此事牵涉到我们大汉的北方门户,亡齿寒,因此我们不得不为此做好准备。”

 原来是这么回事,杨纯会另立新君一事倒在冷无为的意料之中,可没有想到会在朝廷外另立一个朝廷,而且还是当今皇帝的弟弟,也算的上是名正言顺,只要宣传得当,也可以的混淆视听,正的可以说成反的,反也可以说成正的,再说杨纯在宁国威望那么高,是宁国的战神,老百姓对此也会狐疑,甚至会盲目的跟从,宁国向来崇拜英雄,如果杨纯真灭了北魏,那威望更浓,正统的朝廷就会岌岌可危,而对此这宁国的新君还不能名正言顺的开战,宁国最厌恶的是同室戈,谁先动手谁就失去民心,杨纯这一手棋是看好了才下,果然是杨纯的作风,自己真把他给小看了。

 “那宁国那边有什么动作?”冷无为问道。

 刘本叹道:“这也是我们众臣所纳闷的地方,宁国对这个新朝廷好象根本就不在意,一点都没有任何反常的现象出现,实在是太让人纳闷了。按理,出现叛逆之臣应该讨逆才是,可却一点动作也没有,也没有看到他们召集人马、粮草,鼓动百姓什么的,着实奇怪。”

 德武帝看了冷无为,道:“你在西北最久,你是怎么想的,朕想听听你的意见?”

 其他大臣也看着冷无为,冷无为琢磨了好一会儿,才说道:“看样子,宁国并不是不动,而是不敢动,毕竟他们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。宁国有三分之二的将领是杨纯的人,有不少还是他国败军之将,他们不可能甘心为宁国皇室效命,而是为杨纯个人魅力而效忠,这样的人很多,因此在我看来,杨纯会委以重任的多半是这样的人。宁国皇帝现在的做法是最好的做法,在实力比不上叛臣之时,最好的方法就是积聚实力,等待时机。而杨纯则会乘机南下,只要灭了北魏,他便可以西挡宁国、南伐我大汉,并且可以增加己方的实力,不但在战略上可以纵深防御而且进攻方便。而且只要北魏一灭,杨纯就可以避过我大汉东西两端的关隘,北方草原将是他们宁**队驰骋的沙场,我大汉无险可守,只有硬拼。前景不太乐观啊。”

 所有的人都想过这些,可每当一想到这就吓的一身冷汗,因为在草原上和宁国战神及宁国骑兵对抗,那无疑是在自杀,这仗不打是输,打输的更快。

 德武帝和各位大臣都沉寂下来,气氛相当的凝重。

 吕贤忽然上前道:“皇上,此战看来是避无可避,臣建议不如与北魏连手,共抗杨纯,或许能抵抗的住。”

 德武帝摇了摇头,斩钉截铁道:“北魏反复无常,刚和亲才几年,就又和我们大汉作对,收容逆子,实不可与之谋事。再说,朕还担心到时候会反咬我们大汉一口,此计实不可行。”

 吕贤想想也是。萧贵中上前,道:“皇上,不如咱们在北方修建长城,只要在北方修成强有力的关隘,他们也不能怎么样。而且我大汉先前的各位先皇也修建了长城,虽说现在破坏了不少,而且路程也短,但只要发动百姓加紧修建,或许能在宁国进攻之前,就已经修建好也说不定啊。”

 “不可!”刘本断然否定“皇上,我大汉先前各位先皇修建长城,那是因为国家无强悍之军,希望能靠长城抵抗一时。但其结果,那长城根本就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,因此长城修的是断断续续,到了先皇孝文帝即位时,彻底把工程停了下来,先皇曾说,‘修建长城除了劳民伤财,只能抗一时之敌外,无任何重大作用。长城是要建,按不是用砖块。守国之道在修德安民。民心悦则邦本得,而边境自固,所谓众志成城这是也。如古北、喜峰口一带,朕皆巡阅,概多损坏,今修之,兴工劳役,岂能无害百姓?且北方草原长达数千里,若建长城也需数千里,养兵几何方能分守?’故长城修建一事,就不再列入议案之中,萧相,先皇说这话事,您当时是管理文案的,不可能不知道吧?”

 萧贵中脸色一红,咳嗽一声“刘大人,现在是此一时彼一时。先皇那时,战争遥远,北方平静,故不用修建,但此时北方战那是迫在眉睫,修总比不修好吧。”

 陈嘉成上前道:“臣以为不能修,朝廷国库存银虽然已经得到改善,打几场战争也没有多大的问题,但一旦修建长城,臣担心的是,到时候宁国还没有打来,而我们大汉自己却了起来。古来因为长城修建造反者并不少见。况且自先皇起就不再修建长城,如现在突然修建长城,那置皇上于何地,现在是比以前倒退了还是进步了,是强盛了还是变弱了?此事一旦发展下去,新政也会被人怀疑,以后执行也将被置疑,皇上的功业将功亏一篑。请皇上三思。”

 他这一席话正说到德武帝的心坎上,德武帝自视比先皇的功业要高,成就也高,怎么能反不如之,此万难接受,并且自己寿命将尽,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,青史之上必留辉煌一笔,修长城一事在自己这一代断不可行。

 “冷无为,你是怎么想的,说来听听。”德武帝将目光朝向退在一边的冷无为。

 冷无为出列,此事在西北就已经想过,但却不知道如何说出口,难以启齿。其他大臣还没有见过冷无为这副言又止的样子,看来他心中早就有打算。

 德武帝也看出来了,便道:“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,无论说什么,朕都不怪罪于你。”

 有了这个保证,冷无为了一口气,道:“皇上,臣的看法是…”所有的人都睁大了双眼,竖起了耳朵。“臣的看法是,为何只允许北魏反复无常,为什么咱们就不能出尔反尔一次。”话说到这里立即打住了。大汉的朝廷向来重视名声,重视礼仪,这话有悖于大汉的君子礼仪。

 萧贵中首先出来,道:“冷大人,咱们大汉是礼仪之邦,教化之国,怎么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,你的想法岂不是陷皇上于不义吗?你的想法很危险啊。”

 刘本也摇了摇头,陈嘉成也垂眉不予理睬。只有吕贤却若有所悟,很欣赏的看着冷无为。

 德武帝皱了皱眉头,他在生气,气的不是冷无为说的这番话,而是这些大臣的表现,一谈到有悖于礼教,马上就变成敌视态度,实在是迂腐。便说道:“冷无为,你尽管把你的想法说出来,看有没有到底,至于其他大臣的看法,不必理会。”

 “臣遵旨。”冷无为呼了一口气,继续道:“皇上,宁国重兵到北方,一旦出现战争,北魏必然调兵北上,南方自然空虚,如果在那个时候,我们突然出兵北魏,相信要不了多久,北魏自峡古关一带,均落入我大汉之手。峡谷关是四大名关之一,从北方来打非常的困难,但从南边往北边打,就轻而易举。只要动作够快,使北魏还没有来得及准备,一举拿下,这样一来,派重兵防守,到时候前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局势就到我们手上,就是杨纯带百万大军而来,也拿我们没有办法,到那时候,他想入我大汉之境,必从东边和西北入。东边我大汉关隘重重,易守难攻,只需十万大军,便可万无一失。西北,杨纯必须要进入宁国之境,可谓是领军远征,供给随时有可能被宁国切断,此乃兵家大忌。到那个时候,杨纯首先要做的就是平了宁国,然后能南征。战与不战可全在咱们大汉这边。”

 (峡谷关,是北魏为抵挡北方鲜卑族时,修建的关口。到了神宗那一代,以怀柔和拉一方打一方之高明策略,成功的兼并了鲜卑族的地盘,因此峡谷关也就不再起以前的作用,到了仁宗的时候,为了争取更大的疆域,国都迁到峡谷关以北,并且依托牛山、马山继续修了比峡谷关更宏伟的关隘,卫灵关。因此四大名关北魏就占了两个。这就是为什么宁国不会攻打北魏的原因,北魏有太好的纵深防御进攻的地势。)

 德武帝听此言,眉头耸动,这的确是解决目前最好局势的策略,也是完美的策略,看样子这个冷无为真的是花心思了,看来朕派他去西北真的是没有错。

 但表面上德武帝却不置可否,而是淡淡地道:“朕今天有些乏了,你们跪安吧。吕贤留下。“

 “臣等告退。”

 当御书房里,只有德武帝和吕贤两人。德武帝将北方地图展开,微笑着问道:“冷无为说的,你觉的怎么样?”

 吕贤心悦诚服地道:“臣非常赞同。臣与各位大臣所想的都是把御敌立于国之内,而冷大人却把目光看到了他国,实在比臣等高明的多,很有远见。的确,在北方无雄伟大山作为依托,的确非常不利于我们。但北魏却不同了,他们的地势非常奇怪也很独特,时有辽阔之草原也有雄伟壮观的山脉,将他们的地方作为我们御敌之地,相当的合适。只不过,一旦开战,动作要快,要猛,最好是孤军深入,一举攻关。”

 德武帝捋着胡须,笑了笑,道:“不错,这的确要快。但在此前必须还要和北魏修好才是,使他们减少对我们大汉的戒备。北魏不会想到,朕会给他来这一手,不错,朕的大汉是礼仪之邦,教化之国,但只要妨碍朕的江山,朝廷安危,一切都要丢开。吕贤,你以为我军该如何进攻,哪支军队能成功夺下此关?”

 吕贤手指着西北榆林关,从西往东划了一条线,道:“皇上,用西北的军队是最好的选择。臣以前跟随杨公在那里带过兵,知道榆林关前那里有一条小道直北魏腹内,由于那条道路很险,所以北魏在那条路上不派军队驻扎,而北方则有北魏军队看守,从北方出兵,容易走漏消息。况且,‘天’字军团里能征善战的将领很多,剑南关也长途奔袭所致,因此派他们出征是最好的选择。”

 德武帝呵呵笑了起来,神情大悦“看样子天意在朕的这一方,好,朕就给冷无为一道密旨,让他去西北做好准备,朕给他便宜行事的权力,无论国内局势如何,只要战机有利,便可放手一搏。什么背信弃义,出尔反尔,朕就担上了。吕贤,九门提督的位置还是给你吧,本打算让冷无为为朕的后事做好保障,可现在看来,是用不上他了,你就担待吧。”

 吕贤非常吃惊,然而更多的是感激,皇上这么一说,那就是把后事托付给自己,将来自己就是拥立新君的功臣,想不到皇上还这么信任自己,实在是出乎意料,激动的热泪盈眶,跪下说道:“皇上,您千万别说这样的话,皇上是万寿无疆的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…”
上章 臭小子闹官场 下章